當前位置:全球化工設備網 > 技術 > 應用實例 > 正文

中核建中自動化檢測系統(tǒng)研發(fā)應用紀實

作者: 2016年03月11日 來源:互聯網 瀏覽量:
字號:T | T
2015年年底,一條喜訊從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零部件加工中心傳出:公司自主研發(fā)的國內首創(chuàng)AFA3G定位格架外觀自動檢測儀初戰(zhàn)告捷。投運9個多月來,該儀器在線自動檢測了4000多只定位格架,對焊點尺寸測量不確定

     2015年年底,一條喜訊從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零部件加工中心傳出:公司自主研發(fā)的國內首創(chuàng)AFA3G定位格架外觀自動檢測儀初戰(zhàn)告捷。投運9個多月來,該儀器在線自動檢測了4000多只定位格架,對焊點尺寸測量不確定度符合評價標準,符合技術條件的要求(漏檢率為0、誤檢率≤15%)。它提高了測量效率,緩解了人工檢測效率不高的問題,最大限度地避免漏檢、誤檢的發(fā)生,對保證產品質量發(fā)揮了重要作用。
  近年來,中核建中在生產線制造自動化技術突飛猛進的同時,認識到研究開發(fā)自動化檢測系統(tǒng),會更大地提升公司在核燃料元件工藝控制和產品檢驗的效率,有效減少人工檢驗不可避免的主觀因素影響。為此,公司在自動檢測和在線實時檢測方面狠下工夫,取得了顯著成效:提高了燃料元件X射線檢測靈敏度,提高了超聲檢測設備穩(wěn)定性和可靠性,新建了管材渦流復驗檢測方法,新增了定位格架G因子檢測方法,推進了燃料棒長度、端塞尺寸等自動化檢測,建立了外觀對比試樣體系等,檢測結果的準確性、一致性和可靠性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。
  新系統(tǒng)填補國內空白
  “一個靈活的機械臂上下運動,自動翻轉定位格架,進行自動化檢測……”中核建中質量管理部的謝凌云到現在還記得2009年在法國羅曼廠參觀時,第一次看到法國研發(fā)的定位格架外觀自動檢測機械臂工作的場景:“雖然只是隔著很遠地看了一眼,但還是憧憬著公司什么時候能擁有這么現代化的自動化檢測系統(tǒng)?!?BR>  于是,追趕法國技術成了中核建中的目標。為減少高昂的購買成本和使用成本,公司決定進行自主研發(fā)?!坝兄菊呤戮钩伞?,經過技術人員和工藝人員3年多的共同努力,再加上與外方合作,這一夢想最終成為了現實。中核建中成功研發(fā)了具有獨立自主產權的AFA3G定位格架外觀自動檢測儀,從而填補了國內空白。
  走進公司零部件加工車間儀檢中心,自動檢測儀正在忙碌著。自去年3月投產以來,它已經吸引了不少參觀者。工作人員只需要把AFA3G定位格架放入其中,儀器就會自動實現典型的圖像截取、處理和存儲功能,還可以按顏色建立不同類型缺陷特征圖像庫。特別是產品缺陷的數字化描述,方便操作人員識別,實現每只格架1056個剛凸、528個彈簧和408個攪混翼的自動識別。
  “和國外技術相比,我們的自動檢測儀能一次自動測量9處焊點,國外的僅測量1處;能實現格架焊點尺寸測量自動檢測,檢測精度達到0.02毫米,能實現剛凸、彈簧、條帶上飛濺的自動檢測,對焊點形態(tài)缺陷(含虛焊、漏焊、焊偏等)自動檢測,對剛凸的變形進行自動檢測,而對于這些國外的均不能進行自動檢測?!弊詣訖z測儀研制的技術負責人王丹介紹說,“下一步,我們只要再稍稍改動一些細節(jié)的數據,其檢測效果還將得到進一步提升?!?BR>  “公司還研發(fā)了AFA3G格架條帶彈簧高度自動測量系統(tǒng)?!比囬g主任于小焱介紹說:“2014年4月至今,該測量系統(tǒng)已經使用于AFA3G燃料組件定位格架16種條帶彈簧度的測量,表現出良好的可靠性和準確性?!?BR>  對此,中核建中主抓質量工作的副總經理任宇洪說:“公司的各類產品外觀自動檢測系統(tǒng)都是一點點建起來的。剛開始都是摸索著干,沒有經驗,技術人員也在現場跟著車間的工藝人員一起干,邊生產邊做實驗。原來我們只有一兩種產品實現了在線自動檢測,現在公司多個領域都實現了這一目標!”
  產學研合作實現自動化
  芯塊是燃料組件的核心部件,芯塊質量的好壞對反應堆的穩(wěn)定運行至關重要。因此,中核建中通過加強芯塊生產的過程質量控制,來確保芯塊的產品質量。“芯塊過程控制和最終產品測量系統(tǒng)的自動化研發(fā)始終是與芯塊生產同步進行的?!惫径囬g黨支部書記陳曉香如是說。
  中核建中多年前自行研制的UO2芯塊直徑在線測量系統(tǒng),其技術達到了國際同類先進水平,確保了產品芯塊的質量,提高了芯塊生產效率。系統(tǒng)的自動分選機構動作準確、反應迅速,可滿足快速生產的要求。
  而隨著產能的大幅提升,產品芯塊的性能也越來越受到用戶的重視。比如成品芯塊幾何密度、尺寸等物理性能的測量,實現這套系統(tǒng)的自動化至關重要。中核建中2010年與重慶大學共同研制了“UO2芯塊幾何密度高精度自動測量系統(tǒng)”,實現了芯塊幾何密度的高精度自動測量;2014年與重慶大學再度合作,共同研制了兩組激光探頭均固定的測量方法,大大提高了檢驗效率和檢驗精度。
  如今,新400噸生產線芯塊外檢崗位已經實現了幾何尺寸數據的自動采集,員工們也擺脫了原來的人工手動輸入方式。經實際操作測試,同樣是80塊芯塊的幾何尺寸測量操作,改造后的數據采集時間縮短了3個小時左右,并且從兩人協同操作優(yōu)化為只需一人獨立完成。通過改造軟件節(jié)約了人力,減少了操作時間和人為輸入誤差,檢測效率大大提升。
  持續(xù)改進確?!傲闫茡p”
  燃料棒上的焊縫質量高低直接影響燃料組件在反應堆內表現,所謂“零破損”就是指燃料棒,所以其焊縫質量顯得尤為重要。為此,中核建中做了大量研究工作,經過不懈努力,公司核品生產實現了激光徑儀自動對焊縫高度的檢測。這項激光掃描技術具有測量范圍大、精度高、使用壽命長、性能穩(wěn)定等特點。盡管目前其使用僅限于焊接崗位的過程監(jiān)控,但是進一步提升了公司的檢測水平和質量。
  而對于早在30多年前就已開始應用的燃料棒內部UO2芯塊排列狀況、零部件尺寸和UO2芯塊富集度的一致性無損檢測技術,中核建中也在持續(xù)不斷地進行改進以滿足公司現代化生產系統(tǒng)的要求。最近兩年,公司就立足于Windows平臺檢測系統(tǒng),對相關掃描檢測軟件進行升級。2015年5月,利用節(jié)假日和中途生產任務較少的時間進行了設備的安裝調試;2015年6月完成了3批燃料棒的鑒定工作。結果表明,此舉大大提高了燃料棒內零部件尺寸的檢測精度,也提高了燃料棒內零部件的判定可靠性。值得一提的是,通過采用嵌入式工業(yè)控制器與檢測軟件集成控制,燃料棒的檢測效率比過去提高了35%以上。
  功崇惟志,業(yè)廣惟勤。中核建中緊跟時代步伐,陸續(xù)實現了定位格架外觀自動檢測、芯塊燒結塊密度的自動控制、成品芯塊檢驗的自動化、燃料棒焊縫直徑檢測、燃料棒無損檢測自動檢測的自動化等,為公司打造“核電糧倉”并向“元件硅谷”穩(wěn)步邁進奠定了基礎。據了解,中核建中今后5年將按照質量領先戰(zhàn)略要求,結合先進檢測技術的成熟應用,通過技術創(chuàng)新,進一步提高產品自動檢測的能力和水平,使公司產品自動檢測占比達到50%左右,以牢牢確?!傲闫茡p”質量目標的實現。

全球化工設備網(http://m.bhmbl.cn )友情提醒,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:全球化工設備網!違者必究.

標簽:中核建中 自動檢測儀

分享到:
免責聲明:1、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(fā)布,本網發(fā)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,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。
2、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,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!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:+86-571-8897006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