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納米技術的快速發(fā)展,越來越多的新型納米材料不斷出現(xiàn)并迅速應用在實際生活中。因此,發(fā)展快速、高通量的生物檢測手段對納米毒性的快速安全評估極為重要。流式細胞術是毒理學檢測的常用技術,具有高通量、快速、準確的特點。但由于團聚的納米材料在尺寸上同細菌相近,嚴重干擾檢測結果,使得流式細胞術難以運用于納米材料對細菌的毒性評估。
近期,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技術生物與農業(yè)工程研究所吳李君、陳少鵬課題組建立了基于PI-GFP雙熒光標記的納米材料細菌毒性檢測方法:GFP綠色熒光表征細菌的生長,碘化丙啶PI紅色熒光標記區(qū)分死、活細胞,在流式細胞儀上準確區(qū)分細菌與納米材料,通過綠色熒光和紅色熒光細胞的相對比例,反應納米材料的毒性。對比單熒光標記,雙熒光標記可以更準確地檢測納米材料的毒性。運用上述建立的雙熒光報告系統(tǒng),他們研究了水環(huán)境中金屬離子及表面活性劑對納米銀毒性的影響,揭示了不同環(huán)境因子對納米銀細菌毒性的影響和機制。結果表明,雙熒光報告檢測系統(tǒng)可以較準確地反應納米材料的毒性,適用于環(huán)境納米材料生物學效應的評估。該研究成果已被國際毒理學期刊Cheomsphere (DOI: 10.1016/j.chemosphere.2016.04.074)接收。
該研究受到國家重大研究計劃、中科院先導專項B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以及研究院院長基金資助。
雙熒光報告基因系統(tǒng)檢測納米銀生物毒性
標簽:
相關資訊